[集團要聞]集團黨委舉辦支部書記黨性教育培訓班側記
堅定信念 不忘初心
集團黨委舉辦支部書記黨性教育培訓班側記


身穿紅軍服,頭戴八角帽,不忘革命歷史,堅定理想信念。5月21日至24日,在黨委副書記常夢春的帶領下,陜旅集團2017年第一批黨支部書記教育培訓班的36名學員,奔赴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開展黨性教育。培訓期間,學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,先后瞻仰了茨坪、黃洋界哨口、茅坪八角樓、小井紅軍醫(yī)院等革命舊址,悼念了革命烈士墓和紀念碑,聆聽了井岡山精神專題黨課輔導和現(xiàn)場教學,在回放的歷史場景中感知井岡山革命斗爭史,在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中滌蕩自身心靈。

看舊址,追尋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。在教育培訓班開班儀式上,學員代表鄭重地接過了班旗。高擎著這面鮮紅的旗幟,學員們列隊走進一處處革命舊址,用思緒追尋革命者的光輝足跡,用身心感知先輩們的艱苦歲月,用靈魂觸摸歷史的斑駁厚重。在茨坪舊居、井岡山博物館、茅坪八角樓,毛澤東撰寫《井岡山的斗爭》用過的油燈、硯臺,朱德挑糧用過的扁擔,工農(nóng)革命軍第一軍軍旗……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說著一段崢嶸歲月。學員們在一尊尊雕塑,一幅幅舊照和一件件實物前駐足觀看,回溯著中國革命道路從艱難探索到井岡山革命根據(jù)地創(chuàng)立、發(fā)展的足跡,體會著革命的艱苦卓絕,創(chuàng)業(yè)的萬般艱辛,感悟著我們黨和老一輩革命家在血海驚濤中玉汝于成的歷史之路,思考著當年毛澤東是如何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開辟了一條以農(nóng)村包圍城市、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革命道路。學員們心潮澎湃,正如集團黨委常夢春副書記說的那樣:“雙腳踏在這片紅土地上,每天都叢生著感懷、感動和感悟”。

聽黨課,感悟井岡山精神的深刻內(nèi)涵。“有感動還不夠,更要深化,要扎根。”為了讓學員更加深入透徹地領悟井岡山精神的精髓和時代意義,培訓班邀請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的黨史黨建專家進行了專題輔導,組織學員參加了《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》的老紅軍后代訪談。羅慶宏教授以大量翔實生動的史料,從“毛澤東引兵井岡的決策和實踐”、“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”和“井岡山精神的內(nèi)涵及其時代價值”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,圖文并茂地闡釋了“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,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”的井岡山精神。顏清陽教授從什么是全面從嚴治黨、為什么要全面從嚴治黨和如何全面從嚴治黨三個方面,對新形勢下如何繼承和發(fā)揚井岡山精神進行了全面剖析,指出從嚴治黨是我黨從井岡山時期就形成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現(xiàn)階段更要持續(xù)加強,久久為功。井岡山老紅軍的后人,動情地講述先輩的故事,使學員們對井岡山精神的歷史全貌有了更新的認識,心靈再次得到洗禮和震撼,每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……學員們紛紛表示:幾天來,在課堂和舊址之間,真切的感悟和學習到很多東西,也對井岡山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。


祭先烈,擔起時代賦予的擔當責任。5月22日,邁著沉重而整齊的步伐,學員們列隊來到莊嚴肅穆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堂,向犧牲的烈士敬獻花圈。兩年四個月的井岡山革命斗爭,四萬八千名烈士長眠于此,留下姓名的僅有一萬五千多人。堅貞不屈的朱德妻子伍若蘭,胸堵槍眼的紅軍班長馬弈夫,被敵剖腹的縣委書記劉真,把生的希望留給戰(zhàn)友的紅軍師長張子清,一幕幕為推翻舊社會、建立新中國的壯舉,深深地震撼著學員。全體學員還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小井紅軍烈士墓獻花,深深鞠躬,默哀和緬懷。“面對肅立的墓碑,仿佛面對一個個崇高的靈魂,禁不住陷入沉思、捫心自問: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,這里的精神傳統(tǒng)、民心民風,牽動著我們太多的光榮與夢想,傳承給我們太多的使命與責任。面對井岡山,面對先烈,我們該以怎樣的行動去告慰英靈、繼承遺志、擔起責任、傳承精神?”集團機關黨委第三支部書記柴曉梅在筆記本上鄭重寫道。投資控股公司黨委副書記華運川在交流發(fā)言時仍思緒難平,表示“越是感悟井岡精神之深,越有弘揚井岡精神之責,要繼承和發(fā)揚好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,在工作中不斷鞭策奮進,持續(xù)向前,為推動集團建設又好又快發(fā)展貢獻心智。”
